早先一陣子看完《A Star Is Born》,記得出了戲院的我止不住淚水,覺得電影突然觸及了一些我心底很沉的情緒與情結,自卑的、無助的或難過而絕望的淚水。對於這部片的核心角色刻劃,或許我會更認為Bradley Cooper 更甚於Gaga,或者說我認同上從Cooper的角色看到更多自己。Actually,談及自己的自卑其實是一件滿私密的事情,我試圖看看怎麼說比較……恩,切實吧。
關於自卑我覺得或許可以這樣說,來自經驗上導致行為的習性自卑--或許跟youtuber飽妮在討論《魔法奇緣》該集說到的:女孩有個媽媽魔咒,媽媽會不斷的告訴女孩:你還沒長大,你不夠美、不夠聰明、不夠有判斷能力,太胖、外面好危險,現在做甚麼決定都還太早太早……etc。小時候自己社會經驗有限,判斷上無法客觀衡量這些建議是否切實吧,哪怕長大了,自己在生活上也不加思考,習慣性地在這些建議裡載浮載沉;
造成自己對於未來的恐懼,對於熟悉事物的習慣,對於自己做決定的不願承擔與怯懦。
是一種:看到他人Shining會羨慕,越發照映出自己身上的黑暗峽谷,一不小心,折角就會刺傷自己與他人。哪怕這類型的模擬或許只是想像,仍陷於其中痛苦。
造成自己對於未來的恐懼,對於熟悉事物的習慣,對於自己做決定的不願承擔與怯懦。
是一種:看到他人Shining會羨慕,越發照映出自己身上的黑暗峽谷,一不小心,折角就會刺傷自己與他人。哪怕這類型的模擬或許只是想像,仍陷於其中痛苦。
說到底,是在自卑與怯懦,擔憂等等交織的情緒感受。真糟糕,或許寫這一篇寫得那麼拖宕來自於我的疲倦與懦弱吧。
我不善於面對人與關係,而自卑又更深一層帶給我甚麼影響呢?
它讓我看待他人的態度、心態都有深刻的影響,我會用甚麼價值取向去看待他人?過往的經驗如果有讓我痛苦的地方,是否讓我自以為有資格覺得他人的痛苦不是痛苦,自卑的我的痛苦才是痛苦?
我憑甚麼這樣想、我又憑甚麼這樣說呢?
前陣子也看完了《無敵破壞王2:網路大暴走Ralph Breaks the Internet》,直覺性的當下反感,因為在懦弱地無力面對自己弱點的情況裡,感到憂傷與痛苦。
雲妮露的崇向自由、看到更大的世界,明明也是我的想法,但我卻會因為擔心我原先的安定狀態(所謂的自以為平衡)而感到不安與恐慌;雷夫的控制感讓我看到自己,我對於他人的遺棄的害怕、我對於「朋友為何看待我重要?」之中所感到的不安與自我價值感的低落;也因此心裡產生的疑問恰好就跟雷夫一樣:
「會不會朋友看到了更大的世界以後,我就不重要了?」、「朋友有新的興趣了,那我的呢?」,然而這些問題、心底的不安,基底問題應該是:「我是誰?我在哪?我將往哪裡走?」、「我真的有辦法找到自己的興趣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嗎?」、「會不會只是我跟朋友興趣不同?在我們不同的領域,我們都可以閃耀、樂在其中?」
「吾日三省吾身:為人謀而不忠乎?與朋友交而不信乎?傳不習乎?」第一部份的自我省思,我覺得之所以重要,來自於我能否在面對自己時,想法與意念、情緒上,變得更加透明,更能辨識何是基底問題與議題。
我期待每天的我更加了解自己,我期待自己做出的行為我能夠知道自己在做甚麼。
我期待我自己變得更好。加油!😉